LAM Yi Hua (藍乙華)副研究員 / 副教授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南昌路509號,邮编: 730000


中國科學院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
北京市石景山區玉泉路19號乙院,邮编: 100049

電子郵件: lamyihua(a)impcas.ac.cn


GitHub

https://lamyihua.github.io 

ORCID

https://orcid.org/0000-0001-6646-0745  

Research Gate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Yihua_Lam 

Publons ID (Web of Science)

https://publons.com/researcher/4644738/yi-hua-lam/


研究领域

目前從事的科研方向都以理論核物理爲主:

A.核天體物理

從理論核物理信息得出的

1.質子俘獲過程(rapid-proton capture process)

2.alpha-質子過程(alpha-p process)

3.弱相互作用反应率(weak interaction rate),如天體環境中的 beta 衰變、電子俘獲(electron capture)、中微子能損。


以上核物理反應率將用於探索該反應率對天體物理環境中的核合成及天體環境中物理量的影響。目前本人探索的天體環境包括:

1.I型 X 射綫暴(Type I X-ray burst)

 a. 時鐘型 X 射綫暴(如, GS 1826-24 源)

 b. 光球半徑膨脹 X 射綫暴(如, SAX J1808.4-3658 源)

2.核網絡計算(nuclear network calculation)

3.中子星緻密度(neutron star compactness)

4.恆星演化至超新星爆前階段(late-stage stellar evolution)

5.新星(nova outburst)




B.多體量子系統

1.殼模型

 a.建構殼模型同位旋守恆和不守恆的哈密頓量(或相互作用)

 b.同位旋不守恆相關的核物理現象,如

  i.sd 和 pf 殼丰質子同位素的 beta 衰变路径(partial decay scheme)

  ii.beta 緩發的同位旋禁戒質子發射

  iii.檢驗 Cabibbo–Kobayashi–Maskawa(CKM)矩陣的么正性

  iv.同位旋多重態質量公式(isobaric multiplet mass equation)係數的震蕩性質及原因

  v.鏡像核能級差異(mirror energy difference)


2.協變密度泛函理論

 a.建構點耦合相互作用

 b.系統性研究質子數 Z=8-110 的原子核基態性質

  i.基態結合能

 ii.單中子(單質子)及雙中子(雙質子)分離能

 iii.中子(質子)均方根半徑及電荷均方根半徑

 iv.費米面

 v.原子核基態的自旋與宇稱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070201-理论物理
招生方向
核結構
核天體物理

教育背景

2009-03--2012-02   University of Bordeaux 1   博士
学位
Ph.D. 博士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
2016-04~现在,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PRC., 副研究員
2014-02~2016-03,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PRC.,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2012-02~2013-02,Institute for Nuclear Physics, Technische Universitat Darmstadt, Germany,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教授课程

   
理論核物理
殼模型

专利与奖励

(1) 徐光啓項目 (2015 年,項目 34457VA)[Partenariats Hubert Curien (PHC) Xu GuangQi Programm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France, the France Embassy in China, year 2015, project 34457VA.]

徐光啓”項目是由法國外交与歐洲事務部通過法國駐华使館科技處和文化處來實施的一個中法合作資助項目。該項目設立于2009年,目的是用于支持中法两國科研人員之間啓動合作,也是發展中法在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促進並發展與創新合作關係。本人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期间和 Nadezda A. Smirnova(法國,波爾多第一大學、CNRS/CENBG)成功申請2015年度的項目(号 34457VA)。這項目讓本人在 2015 年到法國和 Nadezda 一起探索如何用殼模型計算 CaScTi 同位素的演化,以及同位旋質子發射禁戒躍遷。

 

(2) 傑出青年科學家(2014年) [Talented Young Scientist Program,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傑出青年科學家是由科學技術部資助本人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本人在該項目計劃結束時,受到相关单位頒發的《傑出青年科學家》证书。

 

(3) Fellowship (year 2012) of the Helmholtz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he Facility for Antiproton and Ion Research (HIC for FAIR)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Hessian initiative for scientific and economic excellence (LOEWE) program (State of Hesse, Germany).

這是由德國黑森州政府頒發的精英計劃,旨在提高黑森州内的高校和研究單位的科研水平。本人在 2012 年獲得這計劃資助到德國做博士後,从事核天體物理科研工作。


主持和參與的科研項目(Grants)

1.本人目前是 2018年度《面上基金》(11775277) 項目负责人項目。

2.本人也曾在中科院近物所CSR精細核譜學研究組裏成功完成 2014年度《中國博士後基金》 (2014M562481)

3.除此之外,本人也是唐曉東教授(中科院近物所核天體物理組)所領的《國家重点研發計劃》 (MOST 2016YFA0400500) 和蘇俊副研究員(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領頭的《聯合基金》(U1532132) 重要參與人。

出版信息

發表學術文章在以下網頁實時更新: 


GitHub

https://lamyihua.github.io 

ORCID

https://orcid.org/0000-0001-6646-0745  

Research Gate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Yihua_Lam 

Publons ID (Web of Science)

https://publons.com/researcher/4644738/yi-hua-lam/


審稿期刊

科研期刊
  1.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joint referee)

  2.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3.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4.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 Nuclear Physics Review


科研經費評審員​

  1. 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ARC) 


科研活动

發表學術會議文章在以下網頁實時更新: 


GitHub

https://lamyihua.github.io 

ORCID

https://orcid.org/0000-0001-6646-0745  

Research Gate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Yihua_Lam 

Publons ID (Web of Science)

https://publons.com/researcher/4644738/yi-hua-lam/

合作情况

境外合作人(隨機排名不分先後,也不局限於):

  • Alexander Heger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

  • Adams Michael JACOB (美國,NVIDIA)

  • Adelle Jane GOODWIN (澳大利亞,科廷大學)

  • Andrey SHIROKOV (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 

  • 亓冲(瑞典皇家理工學院)

  • David Miles KAHL (美國,FRIB)

  • Frederic Nowacki (法國,IPHC,斯的拉斯堡大學、CNRS/UMR7178)

  • Gabriel MARTÍNEZ-PINEDO (德國,GSI)

  • Hendrik SCHATZ (美國,JINA, MSU)

  • Hidetoshi YAMAGUCHI (日本,東京大學)

  • James P. VARY (美國,愛荷華大學)

  • 吳孟儒 (台灣中央研究院) 

  • Nadezda A. Smirnova (法國,波爾多大學、CNRS/LP2i Bordeaux

  • Noritaka SHIMIZU (日本,東京大學)

  • Peter RING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

  • Piet VAN ISACKER (法國,GANIL)

  • Shigeru Kubono (日本,RIKEN)

  • ​Tobias FISCHER (波蘭,弗羅茨瓦夫大學)

  • Zac JOHNSTON (美國,JINA, MSU)


境內合作人(隨機排名不分先後,也不局限於):

  • 何建軍(北師大)

  • 胡鈞(中科院近物所)

  • 王猛 (中科院近物所)

  • 唐曉東(中科院近物所)

  • 徐新星(中科院近物所

  • 张玉虎(中科院近物所)



學術交流探訪

1. 本人和 Nadezda A. Smirnova 在2015年9月7至23日,Centre Etudes Nucléaires de Bordeaux Gradignan CENBG (CNRS/IN2P3-Université de Bordeaux),一起探索 Ca、Sc、Ti 同位素的殼演化,以及同位旋質子發射禁戒躍遷

 

2. 本人在2016年11月15日至12月3日赴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天文物理中心 (Monash Centre for Astrophysics, Monash University, Melbourne, Australia),跟中心主任 Alexander Heger 教授討論合作項目。这些项目包括核天體物理 (質子俘獲過程和 I 型 X 射綫暴) 、用於天文物理的質子俘獲反應率和弱相互作用反應率。這質子俘獲和弱相互作用反應率将用于核天體物理模拟,如: I 型 X 射綫暴、恒星演化模拟計算、新星核合成計算等。


指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