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刘映霞 女 博导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电子邮件: yingxialiu@hotmail.com
通信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澜路29号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邮政编码: 518112
电子邮件: yingxialiu@hotmail.com
通信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澜路29号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邮政编码: 518112
教育背景
2004-04--2005-04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中心 访问学者2000-09--2003-06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博士学位1995-09--1998-06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硕士学位1980-09--1985-06 衡阳医学院 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
2010-11~现在,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副院长,感染病国家临床重点学科带头人2008-01~2010-10,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科主任,主任医师2004-04~2005-04,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中心, 访问学者2000-09~2003-06,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博士学位1995-09~1998-06,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硕士学位1985-07~2007-12,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任, 病原生物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之一1980-09~1985-06,衡阳医学院, 学士学位
社会兼职
2020-12-02-今,广东省医疗保障医药服务临床专家, 专家
2019-10-20-今,深圳市女医师协会, 副会长
2018-09-21-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委会, 主任委员
2018-04-22-2021-04-22,中国肝脏病杂志, 编委
2018-03-01-今,海峡两岸医协会精准感染病专委会, 常委
2017-12-01-今,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编委
2016-11-01-今,广东省医学会感染病分会, 副主任委员
2015-07-01-今,广东省预防医学会感染病学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2019-10-20-今,深圳市女医师协会, 副会长
2018-09-21-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委会, 主任委员
2018-04-22-2021-04-22,中国肝脏病杂志, 编委
2018-03-01-今,海峡两岸医协会精准感染病专委会, 常委
2017-12-01-今,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编委
2016-11-01-今,广东省医学会感染病分会, 副主任委员
2015-07-01-今,广东省预防医学会感染病学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教授课程
传染病学总论,传染病学新进展传染病学新进展《传染病新进展》《传染病学总论》、《传染病新进展》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1) 深圳市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市地级, 2020(2) 广东省科技进步奖, 特等奖, 省级, 2020(3) 手足口病结合医学诊防治体系新模式及临床应用, 二等奖, 省级, 2019(4) 基于编码超声的振动声成像方法及应用研究, 三等奖, 省级, 2017(5)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国家级, 2013(6) 深圳市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 省级, 2013
专利成果
( 1 )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2020,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2010151350.3( 2 )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2020,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2010151348.6( 3 )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2020, 第 2 作者, 专利号: PCT/CN2020/079737( 4 )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2020, 第 2 作者, 专利号: PCT/CN2020/079718( 5 ) 一种用来评估 H7N9 感染患者预后的标记物及其制备方法, 2017, 第 1 作者, 专利号: CN201711261041.6( 6 ) 一种基于一步法荧光定量巢式RT-PCR检测寨卡病毒的引物组及试剂盒, 2017, 第 2 作者, 专利号: CN201711421505.5( 7 ) 检测高致病性H7N9突变病毒的引物和探针及其试剂盒, 2017, 第 2 作者, 专利号: CN201710264272.6( 8 ) 一种同时检测H7N9病毒及其高致病性H7和耐药型N9突变的方法及试剂盒, 2017, 第 3 作者, 专利号: CN201710804952.2( 9 ) 检测寨卡病毒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引物及试剂盒, 2016, 第 1 作者, 专利号: CN201610340665.6( 10 ) 检测寨卡病毒的巢式RT-PCR方法、引物及试剂盒, 2016, 第 2 作者, 专利号: CN201610353475.8( 11 ) 用来评估艾滋病人发生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的标志物, 2016, 第 1 作者, 专利号: ZL201510542863.6
出版信息
发表著作
( 1 ) 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2, 第 2 作者( 2 ) 病毒性肝炎,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12, 第 2 作者( 3 ) 新发传染病影像诊断,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2, 第 2 作者( 4 ) 新发感染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12, 第 其他 作者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 1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临床诊疗标准研究, 负责人, 地方任务, 2020-03--2021-08( 2 ) 2019-ncov药物筛选与评价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20-01--2020-12( 3 ) NLRP3炎症小体通过溶酶体/cathepsin 通路介导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损伤的机制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9-01--2022-12( 4 )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联合乙肝疫苗但免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HBV)高载量孕妇母婴传播:一项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研究, 负责人, 其他国际合作项目, 2018-04--2022-05( 5 ) 乙肝病毒母婴阻断的关键技术与优化方案研究-体系建设,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8-01--2020-12( 6 ) 东非地区重要传染病防控保障技术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8-01--2021-06( 7 ) 利用人类间充质干细胞构建可供临床移植3D肝脏组织的研究, 负责人, 地方任务, 2016-06--2019-06( 8 ) 新发重大传染病快速鉴定与个性化治疗研究, 负责人, 地方任务, 2016-06--2019-06( 9 ) 基于宽频剪切波技术无创诊断CHB合并NAFLD肝纤维化的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6-01--2019-12
参与会议
(1)不明原因肝损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策略 海南省医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北京亚太肝病诊疗技术联盟海南省联盟2019年高峰论坛 2019-11-29(2)承办+主持 2019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委会年会暨粤港澳大湾区传染病应急防控深圳论坛 2019-08-09(3)从HBV母婴阻断的临床实践引出的思考 广东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学术年会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感染病学联盟学术会议 2019-07-05(4)H5N6禽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和免疫应答特征(主持) 广东省医师协会第十三届岭南感染医师论坛暨肝病专科医师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 2019-04-12(5)H5N6病毒感染临床特征和机体免疫应答机制(主持) 2019年第二届感染病与肝病卓越研究年度论坛 2019-01-11(6)主持 第六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 2018-12-09(7)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委会第一次常委会议 全国第九次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深圳市医学会肝病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 2018-09-21(8)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和基因诊断 广东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学术年会 2018-07-06(9)Effective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EID in Shenzhen Hospitals 第四届亚太卫生 应急与救援国际大会 2018-04-01(10)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of HBV Infe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trategy 第六届亚洲肝炎和艾滋病大会 2017-05-20(11)Five years epidemiological trends and virological traits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pregnant women and neonates 第二十六届亚太肝病会议 2017-02-17(12)Zika Virus (ZIKV) Isol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fic Monoclonal Antibodies from Imported Cases to China 2016-11-05(13)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in Shenzhen 2016国际暨港澳台感染病防控与精准医疗高峰论 2016-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