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潘相文 男 硕导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电子邮件: panxw@iga.ac.cn
通信地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哈平路138号
邮政编码:
电子邮件: panxw@iga.ac.cn
通信地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哈平路138号
邮政编码:
研究领域
大豆资源创新与品质性状基因挖掘、表观遗传控制、分子设计育种
招生信息
硕士1名
招生专业
090102-作物遗传育种
招生方向
大豆表观遗传、品质性状基因挖掘、分子设计育种
教育背景
2003-09--2008-06 东北农业大学 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1998-09--2001-06 东北农业大学 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1993-09--1997-06 东北农业大学 农学学士学位
学历
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
学位
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7年7月,在中国轻工总会甜菜糖业研究所工作1年,见习农艺师;2001年7月,到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所工作,见习研究员;2002年10月,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所整合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从2009年12月至今,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工作简历
2011-10~2012-04,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2010-02~2010-04,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2009-12~2021-06,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2006-01~2006-02,日本北海道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2002-10~2009-1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2001-07~2002-09,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见习研究员1997-07~1998-08,中国轻工总会甜菜糖业研究所, 见习农艺师
专利与奖励
获得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科技进步奖3项,参与审定大豆品种15个。
奖励信息
(1) 钾素营养增加菜用大豆籽粒蔗糖积累的生理机制, 三等奖, 市地级, 2017(2) 东生号大豆品种选育及节本增效关键技术推广, 二等奖, 省级, 2014(3) 寒区菜用大豆品种的选育, 三等奖, 市地级, 2012
审定品种
(1)东生1号,编号:黑审豆2003037;
(2)东生2号,编号:黑审豆2008009;
(3)东生3号,编号:国审豆2008021;
(4)东生4号,编号:黑审豆2009006;
(5)东生5号,编号:黑审豆2011013;
(6)东生6号,编号:国审豆2011002;
(7)东生7号,编号:黑审豆2012016;
(8)中科毛豆1号,编号:黑审豆2011019;
(9)东生77,编号:黑审豆2015012;
(10)东生78,编号:黑审豆2016012;
(11)东生79,编号:黑审豆2018013;
(12)东生89,编号:黑审豆2019066;
(13)东生83,编号:黑审豆20200027;
(14)东生85,编号:黑审豆20200033;
(15)东生202,编号:黑审豆20200060。
出版信息
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参编著作2部。
发表论文
(1) Overexpression of a TIFY family gene, GsJAZ2, exhibits enhanced tolerance to alkaline stress in soybean, Mol Breeding, 2020, 第 2 作者(2) 大豆与南瓜远缘嫁接接合部组织形态解剖学研究, 大豆科学, 2015, 通讯作者(3) 非生物胁迫诱导的GmMYB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作物学报, 2012, 第 4 作者(4) 大豆远缘嫁接诱变技术的优化, 大豆科学, 2012, 第 1 作者(5) 大豆农艺及产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大豆科学, 2008, 第 2 作者(6) Assessment on phosphorus efficiency characteristics of soybean genotypes in phosphorus-deficient soils,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8, 第 1 作者
发表著作
(1) 农民致富口袋书《大豆栽培实用技术》,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08, 第 4 作者(2) Distant-Graft Mutagenesis Technology in Soybean, InTech, 2011-10, 第 1 作者
科研活动
近年来主持或参与黑龙江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及国家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
科研项目
( 1 ) 高维生素E高油大豆种质资源创新与品种选育, 主持, 省级, 2009-01--2012-12( 2 ) 用于大豆资源创新的远缘嫁接诱变技术研究, 主持, 市地级, 2011-01--2012-12( 3 ) 大豆导入系构建及有利隐蔽基因挖掘, 参与, 国家级, 2009-06--2011-12( 4 ) 高光效高产大豆新品种(系)选育, 参与, 部委级, 2014-01--2015-12( 5 ) 东北春大豆育成品种产量和花荚器官脱落率遗传构成解析, 参与, 省级, 2014-07--2017-07( 6 ) 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选育, 主持, 市地级, 2016-01--2020-12( 7 ) 东北大豆早熟高产优质分子模块育种攻关团队, 主持, 部委级, 2016-01--2016-12( 8 ) 东北大豆早熟高产双分子模块与黄淮海大豆多粒荚分子模块育种攻关团队, 参与, 部委级, 2017-01--2017-12( 9 ) 东北大豆早熟高产优质分子模块育种攻关团队, 参与, 部委级, 2018-01--2018-12( 10 ) 特用专用大豆品种的培育与示范推广, 主持, 部委级, 2018-01--2019-12( 11 ) 大豆早熟高产分子模块新品种设计与培育, 参与, 部委级, 2013-01--2018-06( 12 ) 高异黄酮和鲜食大豆品种的设计与培育, 参与, 部委级, 2019-11--2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