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朱思俊 男 硕导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电子邮件: sjzhu@sia.cn
通信地址: 沈阳市浑南新区创新路135号
邮政编码: 110169
电子邮件: sjzhu@sia.cn
通信地址: 沈阳市浑南新区创新路135号
邮政编码: 110169
研究领域
机器人拟人装配技术、机器人性能测试技术、机器人成套装备研制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2-机械电子工程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招生方向
机器人拟人作业与类人作业机器人性能评价技术机器人化成套自动化装备
教育背景
2003-09--2007-05 燕山大学 博士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
2014-02~2015-02,美国西北大学, 公派访问学者2010-05~现在,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副研究员2009-08~2009-12,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 助理研究员2007-05~2009-08,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 博士后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1) XX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三等奖, 部委级, 2023(2) XX精准安装关键技术, 三等奖, 省级, 2023(3) 中国专利优秀奖, , 国家级, 2017(4) 全自动激光拼焊生产线成套装备研发与应用, 二等奖, 省级, 2017
专利成果
( 1 ) 机器人智慧零售亭, 发明专利, 2020,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111946101A( 2 ) 机器人装配岛, 发明专利, 2020,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111941060A( 3 ) 一种双臂搬运机器人, 发明专利, 2020, 第 6 作者, 专利号: CN111376232A( 4 ) 一种机器人智慧零售亭, 实用新型, 2020,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210164297U( 5 ) 一种基于双臂机器人植入的压力机, 实用新型, 2020, 第 8 作者, 专利号: CN210023384U( 6 ) 一种机器人装配岛, 实用新型, 2020,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210024415U( 7 ) 双臂搬运机器人, 实用新型, 2020, 第 6 作者, 专利号: CN210025280U( 8 ) 一种直线单元型双臂协作机器人, 发明专利, 2019, 第 7 作者, 专利号: CN109895074A( 9 ) 一种基于双臂机器人的机械压力机系统, 发明专利, 2019, 第 4 作者, 专利号: CN109865770A( 10 ) 一种基于双臂机器人的自动剪板机系统, 发明专利, 2019, 第 1 作者, 专利号: CN109865874A( 11 ) 一种基于双臂机器人的注塑系统, 专利授权, 2019, 第 2 作者, 专利号: CN109866382A( 12 ) 一种基于双臂机器人的注胶系统, 发明专利, 2019, 第 1 作者, 专利号: CN109866204A( 13 ) 一种基于双臂机器人的液压压力机系统, 发明专利, 2019,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109866377A( 14 ) 一种协作型双臂工业机器人, 发明专利, 2019,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109866203A( 15 ) 一种基于双臂机器人植入的压力机系统, 发明专利, 2019, 第 8 作者, 专利号: CN109821975A( 16 ) 一种用于粉末原料运输转移的装置, 发明专利, 2019, 第 6 作者, 专利号: CN109720889A( 17 ) 一种实现密胺制品自动化生产设备, 发明专利, 2019, 第 6 作者, 专利号: CN109703051A( 18 ) 一种机器人变频击打机构, 发明专利, 2017, 第 3 作者, 专利号: CN106826854A( 19 ) 自动化焊接的焊缝识别方法, 发明专利, 2015, 第 1 作者, 专利号: CN105081623A( 20 ) 一种用于激光拼焊的模块化焊接设备, 发明专利, 2015, 第 4 作者, 专利号: CN104416286A( 21 ) 一种用于激光拼焊的板材压紧装置, 发明专利, 2015,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104416291A( 22 ) 一种面向激光精密加工的机器人手腕, 发明专利, 2014, 第 1 作者, 专利号: CN104117990A( 23 ) 一种连续翻转的变位机及其变位方法, 发明专利, 2014, 第 1 作者, 专利号: CN103894867A( 24 ) 一种线结构光视觉传感器直接标定方法, 发明专利, 2014, 第 4 作者, 专利号: CN103884271A( 25 ) 面向激光精密加工的机器人手腕, 实用新型, 2013, 第 1 作者, 专利号: CN203197916U( 26 ) 一种连续翻转的变位机, 实用新型, 2013, 第 1 作者, 专利号: CN202985222U( 27 ) 一种二维位置跟踪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发明专利, 2012, 第 1 作者, 专利号: CN102538663A( 28 ) 一种三维位置跟踪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发明专利, 2012, 第 1 作者, 专利号: CN102538664A( 29 ) 一种三维位置跟踪测量装置, 实用新型, 2011, 第 1 作者, 专利号: CN201885688U( 30 ) 一种用于激光拼焊的间隙补偿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发明专利, 2011, 第 1 作者, 专利号: CN102107296A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1) 基于扩展任务的双臂机器人位姿优化, Pose Optimization of Dual Manipulators System Based on Augmented Task,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18, 第 3 作者(2) 管道全位置焊接机器人导轨设计优化, Design Optimization of the Rail of Pipeline All-Position Welding Robot,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7, 第 3 作者(3) 机器人钻削三位力反馈表面接触滑移抑制, Robotic Three-dot Force Feedback to Suppress Surface Contact Slipping in Robot Drilling, 机械工程与技术, 2013, 第 4 作者(4) 间隙对不等厚板激光拼焊焊缝质量的影响及其补偿方法研究, Research on Effects of Gap on Weld Quality of Unequal-thickness Blanks Tailored Laser Welding and Its Compensation Method, 中国机械工程, 2011, 第 4 作者(5) Research on Laser Tracing Measurement System of the Joint Robo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 2010, 通讯作者(6) Singularity analysis for six practicable 5-DoF fully-symmetrical parallel manipulators,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2009, (7) Kinematic Analysis of A Structure- Symmetrical 3R2T Parallel Manipulator 3-RCRR,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Part C, 2008, 第 1 作者(8) Eighteen fully symmetrical 5-DoF 3R2T parallel manipulators with better actuating mod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07, 通讯作者(9) Forward/Reverse 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Analysis for a Class of Lower-Mobility Parallel Mechanism, 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 2007, 第 1 作者
发表著作
(1) 基于并联机构的人类脊椎运动模拟器, Feasible Human-Spine Motion Simulators Based on Parallel Manipulators, Vienna, Austria, 2008-04, 第 1 作者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 1 ) 双臂工业机器人国家标准,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7-03--2021-12( 2 ) 汽车冲压件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 负责人, 地方任务, 2019-04--2021-06( 3 ) 送风组件装配自动化生产线, 负责人, 境内委托项目, 2021-11--2022-06( 4 ) 空间精准装配,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8-01--2022-12( 5 ) 腔体结构自动密封,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23-01--2025-12
参与会议
(1)KINEMATICS OF A 5-DOF 5-RRR(RR) PROTOTYPE Si-Jun Zhu,Zhen Huang 2007-09-04(2)200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2007-04-10(3)LKIC-A Novel Method for Jacobian Analysis of Lower-Mobility Parallel Mechanism S. J. Zhu, Z. Huang. 2006-10-09(4)KINEMATIC ANALYSES OF 5-DOF 3-RCRR PARALLEL MECHANISM 2005-09-28(5)Forward/Reverse 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Analysis for A Class of Lower-Mobility Parallel Mechanisms S. J. Zhu, Z. Huang, X. J. Guo. 2005-09-24
指导学生
已指导学生
金玉章 硕士研究生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